看施耐德電氣如何助OEM企業轉型升級
2015-10-202457人瀏覽
施耐德電氣落子華中重鎮武漢?!跋噍^天津和上海工廠,施耐德電氣武漢工廠的生產能力、管理水平都毫不遜色,除了分擔東部工廠的生產壓力外,武漢工廠也已經開始投產新產品?!痹谖挥跂|湖新技術開發區佛祖嶺三路一號的施耐德電氣制造(武漢)有限公司現場參觀時,該公司一位知情人這樣介紹。
其實,這家公司正式亮相的意義不僅是一個新的制造基地,最為關鍵的是這里也是施耐德電氣(中國)OEM的總部所在地。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工業事業部OEM銷售副總裁龐邢健是這樣回應記者“選擇武漢的目的和意義”是:“OEM總部搬到武漢,體現了公司對中西部戰略的重視?!?BR> 盡管目前施耐德電氣OEM業務的重心還是在東部沿海地區,但武漢這里有充足發展空間。比如武漢實驗室的面積會更大,給客戶做培訓溝通的空間也大?!艾F在幾乎每天都在和客戶做不同的溝通,從產品到解決方案的培訓?!饼嬓辖〗榻B說。
找準OEM企業的痛點
施耐德電氣作為一家具有全球戰略視野和戰術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總是時刻關注著中國市場OEM企業的痛點。
中國廣大OEM企業作為各類產業裝備的制造者,一直是中國制造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目前這些數以萬計的企業幾乎都面臨著以下問題:一是產能過剩,需求不足;二是缺乏創新,同質化嚴重;三是價格競爭激烈;四是成本等上升,資金壓力大。
本土品牌OEM企業向何處去?
施耐德電氣有關人士的觀點是,今年“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提出,為廣大OEM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將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和工業自動化技術相結合,實行全面智能化升級,將成為OEM企業向創新驅動戰略轉變,擺脫同質化、價格戰困局的突圍之道。
為此,施耐德電氣上月在武漢舉辦了“智見2015施耐德電氣OEM企業家俱樂部沙龍”活動。這一活動邀請了OEM企業家、行業專家、媒體等共70余人參加,并以多場精彩的主題演講、圓桌討論及參觀展示活動貫穿全程。
通過此次活動,施耐德電氣分享了其面向OEM領域倡導的“能效+工業智造”的市場策略,并與各位來賓深入探討了智能制造、精益生產在企業轉型升級中的卓越價值。
新的增長點來自哪里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當下,施耐德電氣的OEM業務取得了領先于市場平均增長速度的成績。過去那種“外延式的、粗放式的增長沒有了,或者是減少了?!饼嬓辖⊥嘎?,“我們在一些涉及到消費電子的行業、機械設備領域,還是取得了長足的訂單進展,甚至突破?!?
他列舉了這樣一個現象,就是一些行業領先的中央空調、水泵等廠商談服務合作的趨勢比較明顯。這些企業都希望利用施耐德電氣遠程的能效平臺和設備管理平臺,一是能夠幫助他們降低服務成本;二是能夠使得對他們客戶整個價值的延伸。中央空調行業等領先企業的轉型緊迫感非常強烈。施耐德電氣如何幫助他們?“智能制造”和“精益生產”是施耐德電氣的兩大利器。
在智能制造方面,施耐德電氣可以基于MachineStruxureTM機器自動化平臺,為用戶提供靈活、安全、互聯、節能的機器自動化解決方案。同時,還能結合在數據中心、配電、先進應用軟件等領域的業務能力,助用戶打造完整的智慧工廠架構。這些完整、全面的解決方案,不僅能夠使廣大OEM企業順利實施自身產品的智能化升級,還能助力其實現從機器供應商到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業務模式拓展。
而在精益生產方面,施耐德電氣則可以為用戶提供專業的管理咨詢服務和專家支持,通過業務咨詢、生產流程分析及優化、質量管理、安全管理、持續改善等幾大環節,最大化發揮企業的生產潛能,實現綜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不要盲目去做自動化投資
在訂單下滑、利潤銳減的情況下,OEM廠商是否還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自動化改造?
龐邢健提醒有關客戶不要盲目去做自動化的投資。他的觀點是智能制造是制造最后的終點。對每家企業只有通過精益生產這條路,不斷的去取得在管理、經營、生產上進步,然后看是否需要在自動化方面投入,而且能夠實現很快的投資回報。哪些方面需要信息化的投資,可以幫助提升管理水平和經營生產水平。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一步一步朝“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或“工業4.0”的去走。
“我們不建議客戶跳躍式的發展,一步跳到2.5或者是3.0,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曲線的,而不是跳躍式的,這種跳躍式對客戶來講風險很大?!饼嬓辖≌f,“我們需要不斷地往智能制造的目標去走,但是沒有必要不計成本,不計投入的把自動化一定要做到和國外同樣的水平,不要為了自動化、智能化,或者說‘工業4.0’就盲目的去做自動化投資。否則,連正常的投資回報都沒有?!?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全球供應鏈中國MTS-MTO產品副總裁張開鵬坦言,越在困難情況下越需要精益生產。精益生產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變化,并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余的東西被精簡,最終達到包括市場供銷在內的各方面最好結果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與傳統的大生產方式不同,其特色就是“多品種”、“小批量”。針對今天的中國制造業,張開鵬這樣講道:“客戶的需求是精益生產的核心,而精益生產是工業制造的基礎,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都是在助力制造業實現精益生產?!?
建立增值合作伙伴關系
張開鵬特別介紹了施耐德電氣有一套全球化的精益生產平臺——SPS,即實際上品牌化,就是工業標準化,也就是說如果在這個工廠實行精益生產的理念和標準化,在全世界任何工廠,都可以復制。這其中包括7個工業戰略原則和40個精益生產基本原則。他認為經過約20年的推動,現在精益生產的理念,已經融入施耐德電氣每個員工的血液。
在談到投資回報時,張開鵬的觀點是“精益生產是工業制造的基礎,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都是在助力制造業實現精益生產。精益生產主要目的是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變化,并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余的東西被精簡,最終達到包括市場供銷在內的生產各方面最好結果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
在回答中國工業報記者提到的本土品牌OEM企業為何愿意選擇和施耐德電氣合作的原因時,龐邢健的觀點是,OEM企業和施耐德電氣這樣的自動化廠商,應該是合作伙伴的關系。針對不同規模、不同制造水平的客戶,施耐德電氣能夠提供不同的定制化解決方案。我們對OEM客戶,首先是幫助他們生產出滿足行業需求,自動化水平高、安全性強、能效高的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這個是第一位的。然后看其是不是具有系統集成、提供整線解決方案的意愿。如果有的話,我們會幫助他們進一步從軟硬件到精益生產理念上,一起幫助其提升。在這些情況下,客戶不愿意離我們而去。他認為雙方之間的關系是“健康生態圈下的增值合作伙伴。